隨著技術的進步,臥螺離心機廠家采用的離心方法也有了改變,依靠這些新型的技術,離心作業涉及的范圍將更加廣泛。下面我們依次來看一下離心方面的新進展有哪些具體表現?
一種是在原有固定腳轉子垂直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,它的運用使得血清脂蛋白的分離得到了實現,還是一次分離成功。另一種是超速連續離心法,這種分離技術適用的還是病毒的純化,由此一來,從大量的組織勻漿中分離亞細胞組織、培養液中細菌的收集等作業變得更加簡單。
此外,還有一種比較新型的低速連續洗脫技術也是運用的離心工藝,這種工藝在培養液的連續收集方面被普遍運用。與傳統離心方式相比,這種技術的原理是被分離物在離心中的“浮選”,因此同樣可以實現不同物質之間的分離。
溫度制冷
當轉子高速旋轉時,空氣摩擦生熱,轉子溫度會上升,試管中的樣品溫度也會升高。由于生物學樣品對溫度敏感。一般要求離心實驗中溫度保持4℃。沒有電腦控制的智能化技術,是不可能做到;1℃的精度。因此,用制冷機對離心腔冷卻,而達到冷卻轉子、冷卻樣品溫度的目的。但測量旋轉中的轉子的實際溫度極為困難,國內外都采用在離心腔底部離轉子較近處理設溫度傳感器,間接測量轉子溫度。這里T樣品=T腔+T補償。T補償又與轉子的類別、轉速及運行時間有關。
無刷電機或交流變頻電機直接驅動
臥螺離心機是由電機帶轉子高速旋轉的。過去的電機是帶碳刷的直流電機,臥螺離心機運轉時碳刷磨損,帶來火花與噪聲甚至振動,且有壽命,屆時要更換碳刷萬能再行運轉。更嚴重的是碳刷的磨損帶來碳粉塵的污染,不僅污染臥螺離心機,還會污染周圍環境,這種污染對衛生行業是不合適的。
顯示數字技術
模擬技術典型的表現形式為擰旋鈕選擇操作參數(如轉速、溫度與時間等),以表盤的指針來顯示數據。其缺點為:選擇參數與數據的讀數值受操作人與讀數人的人為干擾多,控制精度差。而且每次操作都要這樣,重復性差。有的臥螺離心機雖數字顯示(如旋鈕選值而數字顯示),雖在讀數上有改進,但取值原理未變仍屬模擬技術;數字顯示典型的表現形式為界面友好、鍵盤操作、數字化顯示、可編程操作的全電腦控制,其核心為智能化控制,是由電腦來實現的。臥螺離心機操作所需要一切參數(如轉速、溫度、時間、加減速率檔等),鍵盤操作輸入,并以數字顯示出來,因此選擇操作參數與讀取數誤差極小。又由于是可編程操作,可把一組操作參數編成號碼,可存取使用。